春季是万物生长、发芽的季节,也是心理疾病高发时期,最常见的包括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季节性情感障碍等。这些心理疾病可能导致情绪低落、焦虑不安、睡眠障碍、食欲减退等症状,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。
1.经常失眠和记忆力减退
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失眠,无痛苦体验,不主动就医,有的即使是彻夜不眠,次日仍毫无倦意,记忆力减退,思维内容散漫,言语杂乱,动作增多等。
2.性格改变
原来是热情、乐观、合群、善于交往的外向型性格的人,突然变得沉默寡言、孤独、对以往合得来的人亦不理或疏远。
3.情绪反常
精神病人的情绪改变亦往往是毫无原因的,即使小“刺激”,也会引起大“反应”,比如一会儿对人过度热情,一会儿又变得无比冷漠。
4.过分多疑
这类人对周围人的一言一行都特别敏感,如听到有人讲话,就怀疑在议论自己,甚至有人咳嗽也疑为针对自己的,这种多疑和正常人的多疑不同的是,虽经事实证实而否定,但患者仍坚信不移,无法说服。
5.动作和行为异常
如具有被害妄想的病人往往对妄想的对象突然发生攻击行为,情绪高涨的的躁狂症病人可有过分装饰,或“慷慨相助”或管闲事等表现。
1.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
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合理安排作息时间,避免熬夜。此外,保持均衡饮食,在春季的饮食中,以清淡为主,每餐也不宜吃得过饱,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安神性质的水果,如苹果、香蕉等。同时远离烟酒、浓茶、咖啡等兴奋物质,以免它们干扰我们的神经系统。
2.学会给情绪“松松绑”
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,可以通过运动、冥想、阅读等方式来调节情绪,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,同时,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,及时寻求帮助。做到:及时觉察,不漠视;接纳情绪,不压抑;转移注意,不沉迷;寻找源头,不被动;加强联结,不孤立;求助医疗,不忌讳。(长沙市心理援助热线:0731-85501010)
小tips:情绪管理的3×3呼吸法:
每逢焦虑时,用3秒吸气(默念123)-屏息3秒-呼气3秒的节奏,连续9个循环。
3.走出户外适量运动
春季应走出户外、适量运动。注意运动不能过于剧烈,大汗淋漓不利于养阴补阳。回春保健操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都是春日里不错的选择。
4.加强社会支持
亲朋好友的支持对于预防和缓解心理疾病具有重要意义。我们应该关注身边的人,尤其是那些可能受到心理疾病困扰的人,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。同时,通过社交活动、参加兴趣小组等方式扩大社交圈子,增强社交能力,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,预防心理疾病。
供稿:罗丹
校对:陈艳
审稿:沈韵
审核:李鹏